“快看!這朵‘粉龍’像不像自帶柔光濾鏡?” 在廣信區(qū)煌固鎮(zhèn)梅花莊園的月季迷宮入口,游客小雪舉著相機驚呼。五月的陽光下,2800 平方米的藤本月季迷宮正值盛花期,1.8 萬株月季編織成色彩斑斕的浪漫矩陣,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游客赴一場與春天的約會。
一、五色花墻里的迷宮奇遇
踏入月季八卦陣,宛如闖入莫奈的調(diào)色盤。胭脂扣的緋紅如晚霞潑墨,威基伍德的淡紫似晨霧輕籠,亞伯拉罕達比的杏黃像蜜糖流淌,粉色達芬奇的柔粉若少女笑靨。50 多個品種的藤本月季沿著 1100 米的游步道攀爬,形成高低錯落的花墻,最低處僅齊腰,最高處達 3 米,花枝間點綴著復古鐵藝花架與木質(zhì)拱門,隨手一拍都是電影質(zhì)感的畫面。
“媽媽,我們又回到這個花門了!”8 歲的小雨在迷宮中興奮地轉(zhuǎn)圈。迷宮采用 “一步一景、一段一品種” 的設(shè)計理念,每個轉(zhuǎn)角都藏著驚喜:前一段是綴滿露珠的 “瑪格麗特王妃”,花瓣邊緣泛著奶油色的溫柔;轉(zhuǎn)過彎便是 “黃金慶典” 的金色瀑布,在陽光下閃爍著蜂蜜般的光澤。游客們手持園區(qū)提供的 “尋花地圖”,在花香中解鎖隱藏款月季,不時傳來 “找到新品種啦” 的歡呼聲。
二、從荒地到花海的生態(tài)蝶變
誰能想到,這片夢幻花田曾是雜草叢生的閑置土地?莊園負責人介紹,通過土壤改良、引進立體種植技術(shù),原本貧瘠的地塊搖身一變成為 “花漾迷宮”。藤本月季不僅具有觀賞價值,其根系還能固土保水,改善區(qū)域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?;ㄆ诮Y(jié)束后,修剪下的枝條可用于扦插育苗,形成 “觀賞 — 繁育 — 科普” 的綠色產(chǎn)業(yè)鏈。
“周末單日客流量突破 2000 人,帶動周邊農(nóng)戶銷售農(nóng)產(chǎn)品超 3 萬元?!?莊園工作人員一邊引導游客,一邊介紹。如今,花田邊緣的農(nóng)家小攤擺滿了現(xiàn)摘草莓、手工蜂蜜和月季主題文創(chuàng),村民李大姐的艾草青團攤前,游客排起了長隊:“沒想到家門口的荒地,能變成咱們的‘致富花田’?!?/p>
三、沉浸式浪漫體驗的破圈密碼
除了視覺盛宴,莊園還打造了多重感官體驗:花廊下設(shè)置 “花香郵局”,游客可將印有月季圖案的明信片投入復古郵筒;迷宮中心的圓形觀景臺,每到周末便有民謠歌手彈唱,吉他聲與風聲、花語交織成春日樂章;親子家庭還能參與 “花房小畫家” 活動,用丙烯顏料在油紙傘上臨摹心儀的花型。
“這里不僅是拍照打卡地,更是治愈心靈的棲息地。” 來自南昌的游客陳女士坐在花廊下,手中的速寫本已畫滿不同品種的月季。她說,城市生活的快節(jié)奏讓人緊繃,而在這片花海里,連時光都變得緩慢而溫柔 —— 花枝間穿梭的蜜蜂、花瓣上滾動的露珠、微風中輕搖的花影,處處都是自然饋贈的詩意。
暮色四合時,迷宮入口的太陽能燈次第亮起,暖黃色的光暈勾勒出花墻輪廓,晚風吹來最后一縷花香。帶著滿內(nèi)存的美照和沾滿花香的裙擺,游客們踏上歸途,而這片曾被遺忘的土地,正用綻放的月季,向世界講述著鄉(xiāng)村振興的浪漫敘事。